片片翠绿的茶园掩映着灰墙白瓦、翘脊飞檐的农居,与低吟浅唱的林间小溪相映成趣,其间掩映着白墙灰瓦的特色民居,以风雨桥、鼓楼等壮观的标志性建筑、优美的自然美景及纯朴的乡村风俗气息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,这就是恩施市枫香坡侗族风情寨,位于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,距市中心10公里,景区面积1。5平方公里。
寨内有生态茶园300余亩,休闲景点20余处。通过民俗风情寨建设,枫香坡向游客全方位展示了民俗风情。通过对农事休闲为主的油榨坊、铁匠铺、水车、瓦枋、响磨、织布机等古老农具的还原体验游,让游客在农事休闲中体验"穿一身侗乡衣、当一天茶叶人、试一回传统活、看一台民族戏、品一杯富硒茶、吃一餐农家饭、歇一稍风雨桥、宿一夜侗家寨"的快乐。
漫山遍野的青翠茶园,曲径通幽的乡村油路,喜气浓郁的山乡农舍,晚霞映照中,漫步侗乡风香坡,田园风光令人陶醉。
近几年,枫香坡积极开展村寨旅游,让村民有了“看得见”的实惠,仅2008年,枫香坡就接待海内外游客30多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达1000万元,人平纯收入增加5000多元。而在两年之前,当地人民还处于经济贫困、生活水平落后的境况。短时间内,枫香坡由封闭的农耕山寨转变成“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”、湖北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,在这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中,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。
2006年岁末,恩施市提出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一起抓,以枫香坡独有的生态环境和侗乡民俗文化为基点,“唱特色戏、打民族牌、走旅游路、建风情寨”,着力开发枫香坡的侗族文化特色,展示侗族风情。这一设想得到了省民宗委的高度肯定,并很快得以实施。枫香坡组建了53人的“枫香坡农民艺术团”,团员中最小的8岁,年长的74岁。2007年1月成立农民艺术团,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培训,4月30日,一台《欢迎您到侗乡来》的原生态农民歌舞,在开园时隆重献给游人。在同年7月的全州艺术节上,枫香坡农民首次展示了侗乡民族风俗“抬官人”,受到省内外和本地观众的高度肯定,极大地鼓舞了枫香坡侗寨的村民。村民披着蓑衣,扛着挖锄,挽起裤脚,迈着两条泥巴腿子大踏步走上舞台,揭开了枫香坡打造民族风情寨的序幕。
2008年初,湖北省领导到该村调研视察,指示恩施市要把枫香坡打造成茶叶产业发展、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。省民宗委将其作为“616”对口支援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进行扶持,投入资金400多万元,带动相关部门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,改造了道路,修建了游步道,建成了侗族鼓楼、寨门、踩歌堂等标志性建筑,并对民族服饰、民族饮食、民族歌舞进行了统一和普及。
通过民俗风情寨建设,枫香坡向游客全方位展示了民俗风情。通过对农事休闲为主的油榨坊、铁匠铺、水车、瓦枋、响磨、织布机等古老农具的还原体验游,让游客在农事休闲中体验“穿一身侗乡衣、当一天茶叶人、试一回传统活、看一台民族戏、品一杯富硒茶、吃一餐农家饭、歇一稍风雨桥、宿一夜侗家寨”的快乐。
2008年9月,枫香坡侗寨又成功引进枫香坡侗寨民族旅游发展有限公司。去年5月底,该公司投资500万元,建成枫香坡游客接待中心,塑造“侗寨美食多,吃在枫香坡”理念,为芭蕉乃至恩施发展旅游产业树立典型。